“吊瓶森林”折射医德缺失 是利益与失信的产物 |
|
|
|
“能吃药不打针,能打针不输液”的世卫组织用药原则,在中国早已被颠覆。有公开数据显示,2011年我国大输液市场容量在100亿瓶(袋)以上,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,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.5-3.3瓶的水平。各方利益驱动下,中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“输液大国”。 在许多医院的注射大厅,“吊瓶森林”的景象已让人见怪不怪。 事实上,输液超过一定量,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,并且可能让患者产生耐药性,严重的甚至会导致“重症感染无药可用”的危险境地。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,其中,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。输液滥用,用“吊瓶森林”来形容眼下的现状都不过分。“输液大国”不像经济大国、世界强国那样令人骄傲,说得严重点是耻辱。因为“输液大国”,输掉的不仅仅是医德,还输掉了国民的身体健康。 近年来,媒体频频反思“输液依赖”现象,却始终未见有效遏制,“每年10万人因输液丧命”足令闻者心惊。 造成国人“输液依赖”最重要的原因在于“以药养医”的利益链条没有斩断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医院开始实行“全额管理、定额补助、超支不补、结余留用”政策。由于政府所拨经费难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营,药品收入成为其主要收入之一,迅速占据40%以上的份额。静脉药品的价格大多高于口服药,医院能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,因此,在利益的诱导下,医生难免会把患者当成输液赚钱的机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