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道德法制之针缝上诚信的缺口 |
|
|
|
“我起不来了,谁能扶我一把?”这是近日发生在呼和浩特市国际商贸城商场三楼的一幕: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在商场购物时不慎滑倒,剧烈的疼痛让她无法站起来,向路人求助却没有得到任何帮助。大约半小时后,老人才由赶来的家人扶起接走。(9月10日《北方新报》) 不敢救人是个老话题了。这种缺乏了诚信的考题,是该到了破解的时候了。 9月5日晚11点许,佛山一女子跳江自尽,因河堤高3米多,数十围观者无法相救,最终一流浪汉冒险跳入水中,将女子救到河边。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”这句话曾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人生坐标。然而,思想观念的交替,却使原本很美好的传统在一些人的心间慢慢流失了。知恩不报的事情屡见不鲜:被救的跌倒老人反咬一口;被救落水儿童的家长在施救者溺亡的时候悄然离去;为抓小偷而瘫痪在床的青年得不到受益者家庭的帮助……诚信需要双方来经营,双方的诚信才能让社会收割共赢的“庄稼”。 诚信是一种让人幸福的正能量。我们也能看到爱情天梯的美,捐肝救前夫的情,拾金不昧的美……这都源于善良的人们对诚信的坚守和诠释。 一个缺少了诚信的人群是冷漠的,一个缺少了诚信的社会是可怕的,一个缺少了诚信的国家是失色的。路不拾遗、夜不闭户的社会是值得期待的,我们不能让这样的愿景成为遥远的梦。 去年,一些地方推出了“见义勇为强制回报”的规定,这应该成为一种方向,不能成为地方的孤本。知恩图报法制化全国推广的时代需要早些到来。我们要用道德之针、法律之针缝上诚信的缺口。 |